第(2/3)页 最后三房闹了一通,李爷爷还是归二房养,三房没再闹了。 二房没能将李爷爷这个烫手山芋扔出去,不由郁闷,倒是丁萍松了口气,毕竟,要是将李奶奶换了过来,她就找不到不照顾的理由了,要知道,三房就是李三婶这个儿媳照顾的。 丁萍当然不会委屈自己去照顾,但到时肯定就只能跟李父离婚跑了,要不然要呆在李家,很难逃脱这个责任的。 而那样的话,她的损失可就大了,要知道她跟李母不一样,她没工作,以前跟儿子们一起生活,要吃喝儿子们的,现在呢,嫁给了李父,就是吃喝李父的,然后推荐亲戚照顾李爷爷,她还能从中捞点油水,另外,三五不时找李父要点钱用用,李父怕她跑,也不敢不给,所以只要不用她照顾瘫痪的人,她在李家生活,还是好处多多的,自然不想离开。 很快改开到来,年轻人不用下乡了,而各个国营工厂的效益却越来越不好,于是不少厂子便将临时工辞掉了,以便降本增效,比如李秋芸的丈夫,就被辞掉了。 那时的她已经生了四个孩子,计划生育后就没再生了,但就算这样,丈夫没了工作,只有她一个人的工资养四个孩子两个大人,肯定是不够的,就算她三五不时像以前那样,找李父要钱,也是不够的。 于是她便让曹立出去找工作,但在国营厂子摸鱼习惯了的曹立,哪愿意去私人单位辛苦啊,自是不愿意,就是躺在家里,说自己是招赘的,不工作凭什么不可以,听的李秋芸气死了,却拿曹立没办法。 而这时的李父,也已经退休了。 虽然有退休金,但肯定没工作时多,只有工作时工资的七成,也就是,李父现在只有五六十块收入了。 搁以前,像他这样有技术的,就算退休了,也有一堆的厂里子弟要过来跟他学技术,好进厂,退休了还能赚到额外的收入,跟工作时差不了什么。 但现在改开了,不少人都去做生意了,赚的太多了,谁还会跟李父学什么钳工这么辛苦的事啊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