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支流汇聚-《盛赋》
第(1/3)页
井寒清低头浅笑,这位大师兄立事之初,多有迷茫不解之处,莫名觉得有些可爱。
想来当初宇文君建立恒昌宗时,也和大师兄如今的心境有诸多类似之处。
不过那时候的宇文君,还是有经验丰富的大佬在背后出主意的。
譬如白鹿书院的院长大人,以及秋清丞相,和柏小卫这位副丞相。
现如今的井寒清,也扮演着当初秋清,柏小卫,蒲维清等人对宇文君的角色。
许多事,只要渐渐上路,后面自然会得心应手。
在井寒清等人的心里,他们的七律之首一直都是一个大才。
“笑什么?”伏城看出了井寒清略有“不怀好意”的笑容,他也跟着笑问道。
井寒清轻轻摇了摇头道:“也没什么,只是觉得这一天来的太晚。”
“不过,归海之宴,还需大师兄亲自书写一份告示,并且用北王印盖章。”
“具体内容,师兄可自行斟酌。”
“我若是代笔的话,便僭越了。”
“而且,师兄以后可能需得经常草拟类似的内容。”
“在我的印象中,大师兄的文笔虽不算出类拔萃,但也并不在平庸之列。”
言罢,井寒清便开始给伏城准备文房四宝。
伏城揉了揉下巴,心里也觉得有趣。
原来曾经想象之中的疑难杂症,在自己挑大梁的时候是这般光景。
良久后,井寒清铺好宣纸,将笔递给了伏城。
伏城接过笔后,便直接书写了起来。
“凡北境心系新政的仁义之士,皆可于今夜入北王府,参与归海之宴,共襄盛举。”
“北境当兴,北人当立!”
没有洋洋洒洒的长篇大论,言语也甚是简单朴素。
但随着伏城的北王印盖章之后,这份告示,便不再简单。
“师妹觉得如何?”伏城看向井寒清略有得意道。
井寒清直言道:“近几日,来到霸州刺探消息的人很多,我觉得师兄应该再多写几分,然后都盖上北王印,至少霸州四座城门的城墙上,都得有师兄归海之宴的邀请。”
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