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78章-最后一道题-《阴阳剥皮人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法医解剖室的无影灯下,那台老旧的袖珍收音机像一件出土文物,被小心翼翼地拆解。

    沈默没有直接播放磁带,而是用专业设备将磁带上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波形,投射在主控电脑的屏幕上。

    幽绿色的声谱图如同一片嶙峋的怪石,在屏幕上剧烈起伏。

    林工站在一旁,连呼吸都下意识地放轻了,仿佛怕惊扰了这场针对声音的“尸检”。

    “看这里。”沈默指着屏幕上一段密集而混乱的波形,“这不是单一音源。它的结构非常古怪,像是把几十段、甚至上百段不同的人类语音切碎,然后用一种非线性的逻辑强行缝合在一起。”

    他迅速操作键盘,软件开始对声谱进行基频分析。

    无数条代表不同频率的细线在屏幕上跳跃、分离、重组。

    几分钟后,一条粗壮的、贯穿始终的核心基频被剥离了出来,像一根贯穿所有碎肉的骨骼。

    系统自动在音源数据库中进行比对。

    进度条走到百分之九十七时,屏幕上弹出了一个匹配项。

    那是一张黑白照片,照片上的男人戴着一副老式眼镜,神情儒雅。

    身份标注:高志远,民俗学者。失踪时间:三年前。

    下方关联文件里,是一段他失踪前在南城大学做的最后一次公开讲座的录音。

    沈默点击播放,一段沉稳的男声从音箱里流淌出来,其声音的基频,与那段非人呓语的核心基调,严丝合缝。

    林工的后背窜起一股寒意。

    一个失踪了三年的学者,他的声音竟然成了诡异事件的主旋律?

    沈默没有理会这份惊悚,他的注意力完全被另一件事物吸引了。

    他迅速调出高志远的个人档案,在浩如烟海的资料库中,精准地定位到了一篇未发表的论文手稿扫描件。

    论文的标题是:《执念的拓扑学边界——一种关于信息残留的假说》。

    沈默的目光飞速扫过那些艰涩的论述,最终,定格在论文的结语部分。

    那是一行手写批注,字迹潦草而急切,仿佛作者在写下它时,正处于某种极度的激动或恐惧之中。

    “……当一种叙事失去了所有的‘质疑者’,当信息闭环内再无一个‘不确定’的节点,它本身便拥有了扭曲现实的权重。如果一件事物无人质疑,它便等于现实。”

    沈默的瞳孔骤然收缩。

    就是这个。

    他豁然开朗。

    残响的所有行为,从城市级的****,到家庭内部的信任爆破,其最终目的只有一个——消灭“存疑”状态。

    它需要绝对的、纯粹的“相信”或“不信”作为能量,而最让它无法理解、无法模拟、无法同化的,恰恰是介于两者之间的状态。

    是人类独有的,宝贵的“我不知道”。

    它抄了人类文明的所有作业,从宗教的虔诚到科学的实证,唯独漏了最后一道、也是最关键的一道题——怀疑精神。

    “林工,”沈默的声音里带着一丝罕见的、近乎兴奋的冷意,“我们要给它喂一点它看得懂,但消化不了的东西。”
    第(1/3)页